查看原文
其他

这是一个重大战略判断,要认清!

2017-09-02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 林慧 摄

习近平在7月26日的讲话中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论断

◆ 参与全球治理、建设“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目标标志着我国正在从大国迈向强国

◆ 总体上,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软实力和全球竞争力显著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真正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些成就都是“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基础与生动印证

◆ 新的阶段,就是深化改革全面铺开、依法治国全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认清一个重大战略判断

——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与新的发展阶段之上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程姝


  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论断。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这一重大论断,对于全党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所取得的新的伟大成就,所承载的新的责任使命,意义重大。

  

  “这一科学判断符合我国发展实际,准确把握了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贵清教授说。


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的历史起点,是指今天的发展达到了新高度,在一个更高平台上开始新征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认为,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平添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也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更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的新起点。

  

  中央党校校务委员、副教育长韩庆祥教授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即将踏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参与全球治理、建设“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从大国迈向强国。

  

  肖贵清认为,这一新的历史起点,立足于近40年改革开放的坚实基础,依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力支撑,由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及其成就再夯实再打底,“总体上,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软实力和全球竞争力显著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真正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受访专家都谈到,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的发展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促使发展站到了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新历史起点上——

  

  经济层面,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标注着中国经济的新方位;

  

  2016年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2%,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达57.35%,整体进入新型城市型社会阶段;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体”已初具规模,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实现良性互动;

  

  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74.4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逐年递增,整体进入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行列;

  

  从2013年至2016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4.5%,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成效不仅创造了我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而且使中国的减贫事业继续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政治层面,出现了一系列政治新生态,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全面依法治国坚定推进,显著增强了执政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全面从严治党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入手,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

  

  外交层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营造了我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坚定不移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

  

  “这些成就都是‘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基础与生动印证。”肖贵清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历史性飞跃’、‘开辟发展新境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表征。”郝立新说,“新的阶段就是深化改革全面铺开的新阶段,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内涵,首先需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中央党校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黄相怀说,“当今中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而且,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也使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

  

  肖贵清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从2020年到2050年是社会生产力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阶段。从实现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最后实现现代化,这些具体发展阶段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跨过了最初以摆脱贫困、解决温饱为目标的阶段,正朝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奋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这个阶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向前发展,从发展的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阶段。”郝立新说。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就需要清醒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的新特点。黄相怀从时间、空间、内部与外部环境等维度来理解这些新特点。

  

  从历史比较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在以往的基础上向着更高层次提升,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从所处世界大背景看,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任务是中国如何在纵横捭阖中为自己创造和延长战略机遇,重点是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更多的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内容;

  

  从所要解决突出问题看,起始阶段面临解决“发展问题”,今天的改革开放既有“发展的问题”,又有“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既有过去改革积累下来的问题的羁绊和牵扯,又有面向未来的探索和创新;

  

  从审视观察视角看,过去我们的视角比较注重从中国看世界,今天我们的视角更加注重从世界看中国。中国开始以整个世界的发展态势作为整体参照系并积极参与其中,而中国自身也已经成为这个整体参照系中一个重要的被参照对象。

  

新起点新阶段面临新的伟大斗争

  

  “正确理解‘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阶段’,为理解和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所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提供了根本依据,这也意味着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做充分的政治准备、思想准备、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韩庆祥说,站在我国发展历史的新起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上思考、决策与展开新的伟大实践,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实践出发点。

  

  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也意味着会面临新的挑战与风险。“经济发展就可能面临更大挑战,尤其是面临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英国脱欧、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等动向,这都是全球化的新挑战,也是中国发展面临的新的国际形势。”郝立新认为,从未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可能进一步趋紧,而内部的创新力与竞争力仍待提升。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涉及到深层次的利益调整、结构调整,需要持续啃硬骨头、涉险滩,需要更好地平衡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需要以改革激活发展的深层次潜力。

  

  肖贵清认为,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跃升和聚力冲刺阶段,我们越是靠近世界舞台中心,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发展还不平衡、创新能力不足、民生需求不断提升、环保压力持续加大、区域性整体贫困亟待攻坚、反腐败形势不可放松等一系列发展难题和深层次矛盾,面临如何更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国际危机、如何推进祖国统一事业等重大问题,需要从国家治理的全局视野、系统层面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破解强起来的发展难题。“这一阶段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跃升期,如何更加有效地治理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发展阶段治国理政必须解答好的时代大课题。”肖贵清说。

  

  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此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贯穿于历次党代会报告,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各项工作中,既要遵循客观规律,更要富有创造性,不断增强工作的创造性。”韩庆祥分析,越是进入复杂社会,越是进入风险社会,越要实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就越要求增强我们各项工作的创造性。同时,必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

  

  他说,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办好中国的一切事情关键在党,‘打铁还需自身硬’,继续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LW


刊于《瞭望》2017年第36期,原题《认清一个重大战略判断——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与新的发展阶段之上》

延伸阅读

☞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

☞ 时评 | 新华社重磅评论解读习近平省部级班重要讲话

☞ 重磅丨瞭望解读习近平省部级班重要讲话,以良好状态迎接十九大召开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王磊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