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南日报头版推介丨丁玲文学奖从常德走向全国——一个名字“点亮”一座城市

常德发布 2023-08-28


4月12日

《湖南日报》头版推出

《丁玲文学奖从常德走向全国——一个名字“点亮”一座城市》

刊登于2023年4月12日《湖南日报》头版





沅澧河畔,群贤毕至。4月8日,丁玲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4月9日,丁玲文学奖颁奖典礼举行。“丁玲”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在其身后30多年,再一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丁玲的故乡常德,也在这一场文化盛典中,与丁玲的名字一同熠熠生辉。

文学巨匠精神长存——常德女儿为家乡招来贵客汤素兰、王跃文、蒋子龙等文学大咖,以文学之名聚集,传承丁玲矢志不渝为人民写作的崇高精神;6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丁玲的文学创作与文化影响展开深入研讨……斯人已去多年,往事并不如烟。此次盛会光彩夺目,一则仰仗丁玲自身的文学地位和人格魅力,二则有赖于常德将丁玲文学奖推向全国的勇气与魄力。1987年,原中共常德地委设立丁玲文学奖,弘扬丁玲为人民写作的精神,激励本土作家创作。前十届为跨地区文学奖,面向常德和北大荒,每3年一届。2019年,修订后的丁玲文学奖,按体裁分类邀请《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小说选刊》担任学术支持单位,设成就奖、作品奖、新锐奖,面向全国开展评奖活动。让丁玲文学奖突破小域局限,走向全国,是对文学巨匠丁玲的致敬,也是对丁玲家乡最好的宣传。“常德这个地方了不得。”小说类成就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蒋子龙说,常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一本值得好好读的厚书。诗歌类成就奖获得者、著名诗人欧阳江河第一次来到常德。采访中他多次提及常德桃花源:“桃花源是一个诗歌的地址,一个被诗歌写过、被青山绿水映照过、被春风吹拂过的地方……”在他眼中,常德、丁玲、桃花源、刘禹锡等名词已经构成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跟诗歌有关,常德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常德气息朗然,瓦肆勾栏楼舍树木河道街巷城郭,入眼舒朗豁然,像一世家公子或贵妇人,繁华里有淡定,不愧朗州古名。”散文类新锐奖获得者胡竹峰数年前来到常德,写下“常德印象”。再访常德,他依旧不吝赞扬:“这么美的地方,给了我这么美的一个文学的拥抱。我对常德的印象太好了,米粉特别好吃,桃花源特别美,城市充满怀旧味道,很有文学风味。”如月照众星,丁玲的光辉照耀着一代代创作者;后者作为当下文学界、学界的引领力量,又以星耀八方的架势,将丁玲及常德的魅力与影响力层层传递。颁奖活动期间,湖南日报新媒体矩阵推出系列融合报道,全网阅读量超500万人次。有湖南网友评论“湖南文学,未来可期”,一位山东网友评论“助推文艺创作百花齐放”,浙江网友评论“做大做强湖南品牌,助力湖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还有一位网友在微博分享自己在丁玲文学奖颁奖现场看到欧阳江河的经历,“追星”成功,她说:“那种感觉又惊喜又激动。”文学、城市珠联璧合——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湖南品牌常德高规格打造丁玲文学奖,不遗余力推动其走向全国,不仅是为支持文学事业、繁荣文学创作,也意在以巨匠之名,提振常德古城的精气神,打造城市品牌。正如本次丁玲文学奖小说类作品奖获得者老藤俯瞰常德城时所说:“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之间,竞争到最后是文化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中,文学是最突出的符号。”他把丁玲与常德的关系类比为马尔克斯与哥伦比亚、卡夫卡与布拉格。“丁玲文学奖让常德与丁玲这两个不同凡响的名字珠联璧合融合在一起,星月相互闪耀,光芒更加璀璨,为常德的文化软实力注入又一道热流。”丁玲成长过程中,湖南、常德,绝不仅仅是一个背景板。父亲去世后,母亲余曼贞带着丁玲到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等地求学,与陶斯咏、向警予等人结为好友。丁玲的童年和少年,浸润了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与湖湘精神。她骨子里的自由、浪漫与诗意,也来自故乡的滋养。常德是一片文化沃土,一个古今长盛的文学高地。屈原行吟沅澧泽畔,写下不朽巨作《九章》《天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勾勒出文人墨客向往的“心灵家园”;刘禹锡谪居于此,留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动人诗篇。“这座古城的文化基因,在丁玲的创作生命中始终活跃,融入丁玲追求真理的身影和成长的足迹之中。她自觉为人民而创作,与群众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即便历经风雷雨雪,理想之火始终在她心中燃烧。”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施战军在颁奖典礼上说。丁玲与故乡,河同水密。常德高度重视丁玲文化品牌的打造,成立常德丁玲文学研究中心、常德丁玲文学创作促进会,开设丁玲讲堂,推动丁玲精神在家乡的传播传承,并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在常德城区,建成全市首个以文化名人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公园——丁玲公园。园内中心湖名为冰之湖,旁边设有丁玲纪念馆。在临澧县蒋家村,青砖黛瓦的丁玲故居,古色古香。每年有近万名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了解丁玲壮阔、传奇、革命的一生。红色文化薪火相传,革命路上英才辈出。常德这片红色的热土,还哺育了中共“延安五老”之一林伯渠、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之一翦伯赞,走出了辛亥革命先驱宋教仁、“首义功臣”蒋翊武、“以身许国”王尔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帅孟奇、中国工人运动先驱黄爱等。革命先辈曾经生活、战斗的地方,留下了不可复制、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红色资源。现在,常德正大力实施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擦亮红色文旅品牌,连点成线、成圈发展红色旅游,形成“红色+城市休闲之旅”“红色+文化体验之旅”“红色+山水生态之旅”等产品;不断加大文化产业扶持资金,打造一批地方文化品牌,输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让产自湖南的“精神富矿”更好地惠泽广大群众。



刊登于2023年4月12日《湖南日报》02版


三湘时评

沅芷澧兰,沁人心脾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屈原在沅澧大地留下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4月9日,这片壮美又多情的土地迎来了文学盛典——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颁奖典礼,28位作家荣获4个大类的奖项。丁玲是第一位进入陕北红区的女作家,给这片贫瘠的土地带来了丰厚的文艺滋养。到达陕北后,她北上定边,南下咸阳、三原、淳化,用脚丈量能够企及的大地,用心观察山川树木,深入了解红军战士和红军将领,写下《到前线去》《彭德怀速写》等优秀作品。丁玲的作品民族风味浓郁,紧扣时代热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暖水屯的巨大变化,反映中国几千年来“耕者有其田”的美好理想;《“三八”节有感》写到“幸福是暴风雨中的搏斗,而不是在月下弹琴,花前吟诗”,至今被不少女性用以自勉。丁玲矢志不渝为人民写作的崇高精神,使她和她的作品拥有了穿越时空的耀眼光华。从“小世界”迈向“大时代”,常德以举办丁玲文学奖为契机激发文化活力,有效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影响,丁玲文学奖从第十一届开始突破常德和北大荒地域局限,面向全国征集作品。本届丁玲文学奖经主办方精心组织、专家严格评审,“含金量”大幅提升。无论是老藤的长篇小说《北地》,还是谈雅丽的中篇小说《在去留不定的北方》,它们都细致观照生活,文风好、接地气、思考深,有利于提升当代文学品质。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近年来,《山海情》《大江大河》《巡回检察组》等一批优秀电视作品获得了极佳的口碑,也与丁玲文学奖的颁授原则一脉相承。它们一次次说明,好的作品,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满足大众文化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一定会有市场,就一定会“沁人心脾”。


END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周胜兰
二审:夏孟琦
三审:王永刚
往期推荐:




常德启动创新突破产业突围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


益常高速公路扩容工程沅水特大桥主墩承台施工顺利完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