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崇祯帝:天降伟人?亡国之君!(8000字长文)

齐树峰 齐说经史集
2024-09-06


明朝的第15个皇帝、木匠皇帝天启帝23岁时去世。由于他可能的子女都被他信任的乳母客氏干掉了,所以他没有后代。

 

临死前,他将弟弟朱由检叫进宫,拉着弟弟的手,一方面鼓励弟弟做尧舜那样的明君,另一方面又要求弟弟继续重用魏忠贤,好好对待客氏。

 

朱由检继位后,年号崇祯。这是明朝的第16个皇帝,也是最后一个皇帝。

 

1、天降伟人

 

崇祯帝继位时16岁,是个少年天子。

 

明朝到了这个时候,烂到不能再烂了。到了需要一个伟人降生的时候。

 

而崇祯帝,看起来像这么一个伟人。

 

崇祯帝入宫当晚,整夜都没敢睡觉。他身上带剑以防身,不敢吃宫中的食物,不敢喝太监送来的水。那他吃什么呢?只吃袖中私藏的麦饼。

 

他怕什么?魏忠贤的势力太大了。

 

当时,魏忠贤除了以司礼秉笔太监之职亲自管东厂外,像锦衣卫提督、兵部尚书这些要害职位,全都由他的死党担任。可以说完全把持了朝政。

 

“九千九百岁爷爷”这样的称呼,可不是随便叫的。

 

后几天,崇祯帝把自己原王府中的宦官和宫女逐渐调进宫中后,他才敢睡个好觉。

 

这种情况下,作为新晋皇帝,崇祯帝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铲除魏忠贤阉党。

 

这真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啊!

 

魏忠贤当然也没闲着,他首先要搞清楚新皇帝对自己的态度。

 

为此,他献了4位美女给崇祯帝。崇祯帝不太好色,对美女兴趣不大。但为了迷惑魏忠贤,他将4位美女照单全收。

 

然后,崇祯帝命自己的亲信把4位美女细细搜身。结果在每位美女的衣角处,都搜出了可迷魂的春药。

 

崇祯帝更警惕了。

 

一方面,崇祯帝对魏忠贤和客氏保持尊敬,天天夸他俩,经常给赏赐。魏忠贤不知比皇帝富了多少倍,他对皇帝赏的这点小钱当然看不上眼。但这样的赏赐,却让他始终摸不到皇帝的心思,有些麻木。

 

另一方面,崇祯帝也开始做出尝试。那一天,他突然命令将客氏遣送出宫。

 

客氏作为天启帝的乳母,早就没有理由呆在宫中,出宫是天经地义。她没有任何理由对抗,魏忠贤也没找出理由做反应。最关键的联盟破了!

 

随后,先前被打残的东林党人开始上书,参劾魏忠贤的奏折如雪片般送到崇祯帝的案头……

 

后面的细节就不说了。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崇祯帝就将阉党的200多名骨干一扫而光。魏忠贤见大势已去,那天深夜在跟一个朋友喝酒喝到凌晨四五点时,两人一同上吊而死。

 

一个少年,怎么就在弹指一挥间,干掉了不可一世的魏忠贤和客氏了呢?

 

第一,魏忠贤和客氏的权势完全没有合法性。魏忠贤一个太监,被称“九千岁”“九千九百岁爷爷”;客氏就是个乳母,在宫中连皇后都敢欺负,凭什么啊?凭的无非是天启帝的纵容。天启帝死后,新皇上任,态度一旦明朗,这两人就没有存在的任何合法性了。天下皆欲杀之。

 

第二,魏忠贤和客氏的能力确实太差。一个不识字的原市井无赖,一个奶妈,就不要苛求他俩有什么能力了。他俩原本就是靠逆淘汰上位,一旦有变,众多部下反水,根本不知怎么应对。除了任少年天子宰割,没有任何对策。

 

16岁的少年天子崇祯帝上任后初试身手,获得无数赞誉,多么英明神武,天降伟人!

 


2、进退失据

 

16岁的他踌躇满志,誓要中兴明朝。

 

崇祯帝是明朝最勤政的皇帝,最节俭的皇帝,甚至还是最不好色的皇帝。但他缺的是能力与才华,经验与格局。

 

实际上,这时的明朝已经烂到了根子里。即使是诸葛亮在世,张居正再生,恐怕也无能为力了。又何况是他?

 

崇祯帝进退失据,左右为难,注定是个悲剧。

 

比如铲除魏忠贤阉党后,崇祯帝就发现,麻烦大了。

 

怎么说呢?此前几年间,魏忠贤一派已经利用锦衣卫、东厂等,将东林党那些占据要位、有能力的人系统性地清除了。魏忠贤的阉党一派独大。

 

现在,崇祯帝又一下子清除了200多名阉党,这些人也都是占据要位,有能量、有影响力的人啊。把这些人全清理了,一下子去哪里找这么多人填补空缺?

 

崇祯帝只能从东林党人中提拔。但上面说过,东林党人已被魏忠贤阉党整体性打残,新提拔上来的人,有没有能力先不讲,至少没有经验啊。

 

这就造成了权力真空,治理的巨大混乱。因此后世有人说,崇祯帝铲除魏忠贤,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一个最直接的表现是,税收不上来了。崇祯帝上任第一年,税收比上一年度直接下降了三分之一。在国库本就空虚的情况下,这个下滑太惊人了,是不可承受之重。

 

崇祯帝只能在向一部分人加税的同时,历行节俭,节约开支。

 

关闭全国驿道旁边的驿站,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政府招待所,便是节俭的措施之一。

 

于是,在陕西,一个驿丞失业了,没饭吃了,后来就起义了。他的名字叫李自成。

 

就像美洲的蝴蝶扇动翅膀,会引发亚洲的狂风暴雨一样,李自成与努尔哈赤的子孙一起,成为了明朝真正的掘墓人。

 

有人说了,如果崇祯帝晚几年关闭全国驿站,明朝就能多活几年。但历史不能假设,那一年,崇祯帝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个叫李自成的人。

 

3、大明长城

 

崇祯帝着急啊,最急的,就是找人才。

 

他常说,“给我一百个庸相,还不如给我一个张居正。”但世间已无张居正。

 

崇祯帝还常唠叨,“如果上天给我一个岳飞,我一定会重用他。”

 

历史就是这么吊诡,崇祯帝还真得到了一个岳飞式的人物,甚至是比岳飞更牛的人物。

 

此人,就是《碧血剑》中男主角袁承志的老爸——袁督师袁崇焕。袁承志是虚构的,袁崇焕是真实的。

 


袁崇焕,广东东莞石碣人,进士出身,是一个文人,不是武将。他不会武功,大概连基本的骑马射箭也不会。

 

但他却喜欢读兵书,研究战事,收集当时的战况信息。

 

中进士后,他被分配在兵部。与人谈论当前战事,总能谈得头头是道,引起了上级的注意。

 

那时是天启二年,崇祯帝还要六年后才能继位。

 

那时的战事是什么情况呢?后金的努尔哈赤所向无敌,后金迅速崛起。努尔哈赤以祖宗遗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家,创业,数年来东征西讨,百战百胜,从未吃过一次败仗。而且他与明军作战,每一次战斗都是以少胜多,已连续三次杀得明军全军覆没。几年间,已覆灭了明军几十万,并得到了抚顺、铁岭、沈阳、辽阳等重镇。

 

袁崇焕进兵部后不久,恰逢又一次明军全军覆没,满朝惊惶失措。明朝廷被吓得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京师戒严。

 

就在流言四起、人心惶惶的时候,袁崇焕一个人,一匹马,出山海关考察。回来后,他写了详细的报告,结论是:“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人便可守得住山海关。”

 

在平时的官场,上级可能会骂袁崇焕狂妄,甚至会免他的官。但这个时候,明军百战百败,上前线就是送死,不被敌人杀死,也会被自己人治罪。躲还来不及呢,哪有主动送上去的?

 

现在突然冒出袁崇焕这么个傻子,主动请战,上级想都没想,就同意了,给袁崇焕升了官,让他去辅助守护山海关。

 

袁崇焕终于得到了前线效力的机会。

 

初到山海关,袁崇焕便以远大的见识,杰出的才能,以及不怕死的精神,被上级倚重,被下级爱戴。

 

他提出了将战线前挺100公里、在山海关外宁远筑城、守卫的关键战略。

 

在宁远筑城成功后,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打死努尔哈赤,一战成名。

 

努尔哈赤死后,由第八子皇太极接位。皇太极的军事才华可能不如其父努尔哈赤,但综合素质更高,其智谋武略、才干见识、识人用人,可与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相提并论。

 

面对杰出的皇太极,历经血战之后,袁崇焕又取得了“宁锦大捷”。

 

问题是,京城里几百名与“宁锦大捷”八竿子打不着的官员,因此升官。因为魏忠贤喜欢他们啊,说他们在朝中策划有功。

 

反而,在前线血战的袁崇焕及众将士,并没有得到什么重大奖励。因为魏忠贤不喜欢袁崇焕啊。魏忠贤既不能收服袁崇焕,袁崇焕也从来不肯克扣军饷去孝敬魏忠贤……

 

魏忠贤甚至指使几名官员弹颏袁崇焕,说他只守不攻,畏战怯战,还与清军议和,这叫“暮气沉沉”……袁崇焕的工作没法做了,只得说自己有病,请求辞职,回广东老家去了。

 

4、先信后疑

 

崇祯帝在铲除魏忠贤后,求才若渴,自然就想到了被魏忠贤打击的袁崇焕,召他进京。

 

袁崇焕当面向崇祯陈述了自己的军事方略,崇祯帝听得非常认真。崇祯见袁崇焕果然胸怀锦绣,讲得井井有条,十分高兴,决定重用他。

 

袁崇焕被封为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名义上管辖辽宁、河北、山东北部、天津等地的军务。当然实际上,河北、山东等地另有巡抚负责,袁崇焕真正负责的还是山海关及宁远、锦州的防务。

 

“督师”是带兵将帅最高级别的称呼了,以前只有宰相、大学士领军的时候才被称为“督师”,袁崇焕不是宰相、大学士,却被封督师,可见崇祯帝对他的器重。

 

当时,崇祯对袁崇焕言听计从,待遇隆重,极为罕见。

 

越是这样,袁崇焕就越感到压力山大。临赴任前,他又给崇祯上奏,大意是,以臣的能力对抗清军完全没有问题,我担心的是背后的明枪暗箭,朝中总有人忌功妒能,敌人也会散布谣言……崇祯则向袁崇焕做出种种承诺,让他不必多虑。

 

但……

 

袁崇焕刚启程赴任,宁远、锦州等地就相继发生了兵变。兵变的原因,是朝廷长期欠饷不发。士兵们把巡抚、总兵等官员们抓了起来,逼朝廷发饷。

 

在最前线发生这种事情,是极为危险的。如果清军此时进攻,那还不马上完蛋?袁崇焕迅速赶到,利用自己的威望和手段迅速平息了兵变,暂时稳住了局势。

 

但欠饷总是要发的,袁崇焕便开始不断向朝廷催饷催粮。这本来是朝廷的责任,有专人负责,不关袁崇焕的事,但不催,就不给。即便袁崇焕亲自催,也总是拖,还给不够。

 

催来催去,把崇祯帝催烦了。崇祯向身边的人发牢骚说:“欠点粮饷算什么?如果袁崇焕能待士兵如家人父子,士兵们就是饿死也是不会闹的。”

 

这个思路太奇葩了。身为皇帝,不怪自己不给最前线的士兵发粮饷,反而怪带兵的人不能待士兵如家人父子。

 

按这个思路下来,崇祯对袁崇焕的信任开始打折扣,君臣的隔阂开始产生。


 

5、由疑生恨

 

皇太极被袁崇焕堵在了家门口,情况继续下去对清军越来越不利。为了改变局面,皇太极决定出狠招——奇袭北京。能攻破北京当然好,如果不行,至少也要逼崇祯签订城下之盟,“以战促和”。

 

但奇袭北京,袁崇焕把守的宁远、山海关这条东部线路,是万万过不去的。皇太极便决定绕行西路,经内蒙古进河北,到北京。

 

这个西路线,袁崇焕早就注意到了,曾三次上书,说自己守卫的东线完全没问题,而不归自己负责的西线是防务弱点所在,提醒朝廷务必加强西线。问题是,就是没人办。

 

皇太极率十万清军,走西线,破喜峰口长城,攻陷遵化,兵势如风,直指北京。

 

袁崇焕得到遵化陷落的消息后,马上带五千铁骑,经两日两夜急行军,比清军早两天到达北京广渠门外。

 

皇太极率军到达北京,听说袁崇焕已先他一步到了,十分心惊,怎么在哪儿都能碰上这个死对头?

 

清军向袁崇焕部队发起了攻击,迅如霹雳,黑云压城……清军人数多,但袁崇焕部队占据了地利、人和。血战了几个时辰后,袁崇焕终于将清军暂时击退。

 

皇太极碰到袁崇焕这么个硬对手,也真是不好办,就使出了盘外招,也就是阴招了。

 

一个流言出现了,说袁崇焕与清军有密约,清军能顺利抵达北京城下,就是袁崇焕故意放清军进来的……这个说法太惊人,传播得极快,北京城里老百姓几乎人人都知道了。北京城头开始有人向城下的袁崇焕部队扔石头,骂他们是“汉奸兵”,并砸死了几个士兵。

 

这个流言自然也很快传到了崇祯耳朵里,勾起了他对袁崇焕的诸多不满和怀疑。在这种疑心之下,崇祯下令袁崇焕乘胜追击,进攻清军。袁崇焕拒绝执行,说现在我只有五千人,去进攻十万清军,完全就是送死;我倒不是怕死,是怕战败后,京城就危险了。

 

刚回复完皇帝,袁崇焕的后续四千骑兵到了,他手里有了九千人。崇祯再次催促袁崇焕主动出击。袁崇焕再次回复说,要等他山海关、宁远的步兵,再加上其他地方的明军赶到后,对清军形成人数优势,然后断清军粮道,断其退路,切割清军,合围清军……

 

再低能的将领也能看出来,袁崇焕说的才是上策。如果按崇祯说的办,就把明军和北京城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18岁的崇祯帝见袁崇焕不听他的,坚持按兵不动,使他作为皇帝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对袁崇焕不仅是怀疑,还有些恨了。

 

6、自掘坟墓

 

皇太极这边,知道多路明军正向北京赶来。他肯定也猜到了袁崇焕的策略,再不走,可能真回不了家了,于是下令全军撤退。

 

但在撤退之前,皇太极模仿《三国演义》,使出了一招“反间计”。很拙劣,但够狠。

 

大概是这样的:清军无意间在北京城外,抓住了崇祯帝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关押了起来。皇太极命两个守卫在门口议论,说我们已与袁督师私下达成了协议,袁督师一定能搞定崇祯,里应外和……故意让太监听到。然后故意制造条件,放小太监逃跑。

 

小太监跑回皇宫,就把自己听到的内容添油加醋地告诉了崇祯。

 

崇祯帝叫袁崇焕进宫谈话。将士们都挺高兴,以为因为保卫北京立了大功,要获封赏呢。结果袁崇焕有去无回,被崇祯抓了起来,关入大牢。

 

皇太极这一招,模仿的是《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曹操错杀蔡瑁、张允那一段。模仿得并不高明,有些细节经不住推敲。崇祯信不信太监的话不得而知,但他确实是用这个“证据”把袁崇焕抓了。

 

城外将士听说主帅被抓,无不惊惧。崇祯派人来宣旨,说袁崇焕“谋叛”,只是他一个人的事,与众将士无关。但谁敢信、谁能信皇帝的话啊?

 

尤其是袁崇焕手下两员悍将,祖大寿和何可纲,这些年跟着袁崇焕一起成长,推心置腹,无话不谈。袁崇焕是什么人,想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他俩最清楚。说袁崇焕犯了别的事,他俩也许会信,说袁崇焕“谋叛”,他俩打死是不信的。

 

祖大寿和何可纲及众将,在北京城外等了三天,始终没有等到袁督师回来,在城下大哭一场后,愤怒地率军回辽。

 

正在赶往北京的其他部队,听说袁督师无罪被捕,部队被骂作“汉奸军”后,也就都掉头往回走了。

 

袁崇焕蒙冤下狱,朝中群臣大都知道他是冤枉的。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等人都上疏解救;祖大寿也上书,说愿为皇帝死战尽力,请赎袁崇焕之“罪”;还有人向崇祯请愿,说愿以全家40多口入狱,换袁崇焕出来……

 

崇祯概不同意。

 

在关押了袁崇焕八个月后,崇祯见清军完全撤走,祖大寿等人也没有造反,就向袁崇焕下手了。

 

袁崇焕被判“凌迟”。行刑的时候,刽子手每从袁崇焕身上割下一块肉,就有百姓冲上去抢,然后生吃,一边吃,一边骂他是“汉奸”……拼了命击退十倍之敌的大英雄,保卫了皇帝和百姓的人,就这样被他保卫的人千刀万剐、生吃掉了。

 

袁崇焕名满天下,影响力太大。就像金庸先生评论的:他不是韩信、岳飞、徐达那样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然而他凭着永不衰竭的热诚,一往无前的豪情,激励了所有的将士,将他的英雄气概带到了每一个部属身上……将一群萎靡不振的残兵败将,烧炼成了一支死战不屈的精锐之师。

 


关键时刻,崇祯冤杀这样一个号召力极强的人,是自掘坟墓。

 

首先,各路明军军心大乱,再加上欠饷等原因,许多部队溃散,加入了起义军队伍。起义军们本来是不大会打仗的,正规军们一加入,情形完全不一样了。从这个时候起,起义军们开始真正对明朝形成威胁,最终灭了明朝。

 

另一方面,“袁督师那样忠勇,落了那样的下场,我们再拼命有什么意义?”这成为明军的普遍心理。明军开始有部队带着西洋大炮、整建制的向清军投降。

 

这么说吧,崇祯自毁长城,杀了袁崇焕后,后面就是起义军和清军的事了。

 

7、亡国气息

 

1635年,李自成、张献忠率部直指明朝的中都安徽凤阳。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是明朝皇帝们的祖坟所在地,被称为中都,有两万官军把守。李自成、张献忠率部只用半天时间就全歼了两万官军,然后掘了皇帝们的祖坟,砍光了周边的几十万株松柏,拆除了朱元璋出家时所在的皇觉寺,并把凤阳富户杀得一干二净后,撤走。

 

崇祯帝听说中都陷落、祖坟被掘后,穿上丧服,跑到太庙放声大哭……但此时他会不会意识到,他要为此负责任?

 

明朝最后几年,崇祯帝和他的文臣武将们,在内要应付李自成、张献忠们的迅速崛起,对外要抗击不断壮大的清军的进攻,两线作战,焦头烂额,束手无策。

 

当然说他们完全无策也不对,他们也曾提出过几个靠谱的战略,只是完全无法实施。

 

一个战略是承认李自成,封李自成为王,把陕西和山西划为他的封地,条件是李自成听朝廷指挥,帮朝廷去剿灭其他起义军。但怎么能封“流寇”为王呢?大部分人反对。皇帝和大臣们争来吵去,定不下来。等到李自成拥兵百万、兵临北京城下的时候,已经没法谈了。

 

有个大臣还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就是与清兵议和,先集中精力收拾掉国内起义军再说。与清议和,是崇祯帝以前坚决反对的,他还把“议和”作为罪名之一,杀了督师袁崇焕。但现在被逼得没办法了,崇祯帝便与兵部尚书一起,偷偷与清军议和。不曾想一不小心走露了消息,许多“爱国贼”大臣们便闹起来,坚决反对。崇祯帝没担当,说此事与他无关,完全是兵部尚书私下干的,把兵部尚书当成替罪羊,杀了平息众怒。

 

杀袁崇焕很果断,面对大局却又优柔寡断,不敢担当,崇祯天降伟人的幻像完全消失,亡国之君的成色却越来越足了。

 

8、可悲可怜

 

话说,崇祯帝在位17年,杀了两个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换了50位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副宰相),杀死或逼死督师、总督11人,杀死逼死巡抚12人。这还是直接死在他手上的,被他间接杀死、逼死的官员难以统计。

 

正因为崇祯帝这么刻薄严苛,反复无常,当时整个大明愿意主动担当的,可能只有袁崇焕一个人了。而袁崇焕的悲剧下场,大家也都看到了。

 

1644年,李自成兵锋直指北京。有人提议调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带他的3万关宁铁骑进京守卫。但一调吴三桂,就没人抗击清军了。调还是不调,皇帝和大臣们又议来议去,开了一个月会也没有结果。

 

然后,李自成就兵临北京城下了。

 

守城的明军,很久没领到军饷了。崇祯把皇亲国戚、文臣武将们召集起来,让大家捐款,给士兵发饷。这些人就开始哭穷,各种影帝级的表演。有的说要卖房子筹钱,有的说要上街摆摊赚钱。

 

结果,内阁首辅魏藻德,只捐了500两银子;其他人捐几十两、几百两的居多。

 

此时离灭亡只有8天了。崇祯帝派太监到皇后的老爸、也就是他的岳父周国丈那里求捐助白银10万两,他知道周国丈有钱啊。周国丈听到让他出钱,哭得死去活来的,说家里已经穷得只能买发霉的米吃了……在反复劝说之下,他捐出了1万两。

 

李自成开始攻城。崇祯帝召文武百官议事,没有一个人来。

 

李自成很快进入北京。

 

崇祯帝在逼皇后自尽,然后用剑刺死了几个嫔妃和和自己的孩子后,上了煤山,找了颗歪脖树,上吊了。他死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太监跟着他。

 


明朝自此灭亡。当然,此后南方的明朝势力,在南京拥立朱由崧建立了南明小朝廷,又折腾了一段时间,这个就不算了。

 

9、深深叹息

 

话说,李自成率兵进京后,开始搜刮明朝那些文武百官的钱财。这可不是让他们捐助,李自成没崇祯那么客气,他是强索。

 

上面提到的只捐了500两银子的内阁首辅魏藻德,在被李自成手下用夹棍夹断了10根手指后,拿出了5万两;

 

那个说穷得只能买发霉的米吃的周国丈,被严刑拷打后又被抄家,光现银就抄出了53万两。

 

崇祯帝前面求这些人捐助,求爷爷告奶奶后,只求到了20万两银子。

 

李自成呢,经过对这些人的炮烙挑筋、挖眼割肠之后,轻松得到了7000多万两。

 

两相对比,不能不让人面向历史的深处,深深地叹息。

 

另一方面,清太宗皇太极一直觉得,满清的人数太少,满清军队最多也就发展到十几万,经不起折腾,根本无法与人数上亿、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明朝对抗。他们能拿到铁岭、沈阳、辽阳这几个地方已经非常满足了。

 

因此皇太极一门心思求和。

 

问题是崇祯帝心气太高,大臣们又不知死,一直坚决拒绝与皇太极议和。见识远、敢担当的袁崇焕私下与皇太极议和,结果被崇祯帝以“谋叛”的名义杀掉了。

 

历史也确如皇太极所认为的,明朝不是亡于满清,而是亡于李自成,亡于自己……

 

 

 

相关文章,点击阅读:

 

丧尽改革成果,明朝实亡于万历

 

隆庆对外开放:3亿3千万两白银流入中国

 

嘉靖皇帝:从宫女起义,到家家皆净

 

比西门庆好玩1万倍的皇帝

 

哥俩不好:明朝第6、第7个皇帝的相爱相杀

 

祖孙三代帝王的生死权斗:从步步惊心,到静美时光

 

明朝那些坑儿

 

 

长按并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齐说经史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齐说经史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