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标定中国的“全球坐标”

2017-10-16 文/刘世强 瞭望

◆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飞速发展,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发展中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中国实力地位的历史性变化,见证着我们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 通过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方位运筹,中国在世界舞台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空前提升

◆ 明确了中国自身的全球坐标和国际身份,我们就能科学判断形势、从容应对挑战

◆ 获取《瞭望》十九大系列报道,请关注瞭望微信


标定中国“全球坐标”

文/刘世强


  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和民族复兴,就必须认清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标定中国在全球体系中的坐标位置今日之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这一科学论断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科学回答了中国处在什么阶段、面临什么环境、实现什么目标等一系列重大命题。

  

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中国实力地位的历史性变化,见证着我们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近代中国被置于国际体系的最底层,国力孱弱、任人宰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废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外交关系,中华民族以独立自主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飞速发展,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发展中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力地位的变化天翻地覆。

  

  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约合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制造业产值、进出口贸易总额、外汇储备等稳居世界前列。这一过程中,中国积极把握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发展更趋平衡合理。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持续加大对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发表位列世界第二,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相继问世,在高铁、核电、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机、深海深空开发等方面已经处于世界前沿行列,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

  

  中国在国防建设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一方面,国防和军队改革扎实推进,建立起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全新格局;另一方面,军队的现代化程度和实战化水平大幅跃升,为维护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坚强后盾。

  

  在综合国力增强的基础上,中国的全球地位显著提升。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维持在30%以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从打击恐怖主义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从维护核不扩散机制到建立海洋、网络、太空等新兴领域的国际规范,中国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国际主角。

  

  实力地位变化也推动着中国国际身份的重塑。当下中国在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在不断推动全球秩序变革的持续努力中,实现了从世界边缘地带向中心舞台的跨越,成为了现行国际体系的维护者、参与者和引领者。

  

大国风范大国担当

  

  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推动着国际战略的调整,彰显了大国外交工作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过去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进取、奋发有为,高度重视外交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崭新局面。

  

  创新中国理念。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中国高度重视外交理论的开拓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及构建“五位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共生”和“天下”的观念一脉相承,顺应了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体现了中国从“中国之中国”走向“世界之中国”的国际胸怀。

  

  贡献中国方案。“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时期的中国正是以这样的温度和使命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G20杭州峰会,中国提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推动全球增长开出了“中国药方”。

  • 达沃斯论坛期间,习近平主席理性剖析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问题,清晰阐明了中国对于全球化的价值立场和政策方案。

  •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深化战略对接、拓展互利合作,达成了270多项具体合作成果,为实现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的互联互通注入了强劲动力。

  •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峰会,中国从增长、安全、治理、合作四个角度提出了引领金砖发展的重大倡议,开启了金砖合作的第二个“金色十年”。

  

  彰显中国担当。从力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投票权的改革,到推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从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的护航行动到中国派遣到世界各地的维和部队,从签署全球气候变化协定到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从抗击非洲埃博拉疫情到驰援尼泊尔大地震,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身影遍及世界各个角落,捍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公共产品,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负责任大国的使命与担当。

  

  捍卫中国利益。中国矢志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坚持和平发展并不意味着要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任何国家都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会吞下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苦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上保持定力、坚守底线、敢于亮剑、善于斗争。中国有理有据地回击“南海仲裁案”,与东南亚国家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框架,维护了中国在南海的正当权益以及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中国坚决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提出了解决朝核问题的双轨思路和“双暂停”倡议,同时对美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行为予以反制。中国坚守“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扎实开展涉台、涉港、涉藏工作,有力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家统一。

  

  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探索人类更好社会制度的脚步从不停歇,走出了一条顺应世界潮流、适应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在国内治理上,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先进的外来知识养分,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开辟了全新道路。

  

  在对外关系层面,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全球治理领域,中国坚持引领而非主导,注重开放包容而非封闭排他,讲求利益共享而非赢者通吃,为解决纷繁复杂的全球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正是通过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方位运筹,中国在世界舞台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空前提升,为国内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积极重大贡献。

  

全球坐标下的未来之路

  

  当前世界仍不安宁。世界经济“平庸增长”,大国对抗、难民危机、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持续发酵,民粹主义、分离主义、保守主义等极端思潮暗流涌动,国际秩序正处在深度调整和复杂博弈的关键时点。另一方面,中国越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所面临的制约和风险也越多。维护海外利益、消除外部猜疑、应对国际斗争等都是当下中国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挑战,中国要在明确所处全球方位和坐标的基础上,以确定性的姿态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回顾历史,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屡遭外辱,历经战火洗礼,深知和平来之不易。环顾世界,国际争端、民族冲突和宗教矛盾此起彼伏,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仍在为自己的生存苦苦挣扎。

  

  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始终主张通过政治对话与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努力超越“你输我赢”的零和逻辑,努力打破“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致力于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建设性力量。

  

  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发展长期不平衡。西方国家利用对国际规则的控制汲取外部世界的财富资源,以维持内部超优越的生活方式,而广大非西方国家,特别是非洲等最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努力遭受挫折,从而导致了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失衡局面。

  

  面对全球发展的失衡,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更多关注发展议题,通过双边合作和多边倡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着力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致力于成为全球发展事业的重要引领者。

  

  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秩序是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基石。然而,时至今日,国际关系中损害领土主权、干涉他国内政、公然以强凌弱的现象屡见不鲜,联合国倡导的原则、理念和精神正在遭受挑战。

  

  面对国际秩序松动带来的乱象和失序,中国一方面要坚决维护联合国的权威,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安排,另一方面又要对现行国际秩序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进行渐进改革,推动其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还是文明对话的推动者。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在文明的交流中相互学习,在文明的融合中实现共存。然而,在今天的世界,人们看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误解和敌视,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纷争。

  

  面对世界范围内日益激烈的文明激荡,中国要以文明对话超越文明傲慢,以文明共存取代文明对抗,以文明互鉴化解文明冲突,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总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战略挑战。明确了中国自身的全球坐标和国际身份,我们就能科学判断形势、从容应对挑战,就能充分凝聚力量、引领时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有利国际条件。LW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刊于《瞭望》2017年第41-42期


延伸阅读

☞ 瞭望丨治国理政“第一能力”,这五年情况如何?

☞ 瞭望丨非凡五年,触摸国家力量

☞ 瞭望|在脱贫一线感受内生动力

☞ 瞭望 | 为什么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 瞭望 | 为什么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 瞭望 | 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

☞ 瞭望 | 以大作为成就大方位

☞ 瞭望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新阶段”

☞ 瞭望 |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思想体系

☞ 瞭望 |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境界

☞ 八项规定这五年,落实情况如何?

☞ 梳理|十八大以来我国22项重大工程

☞ 综述|十八大以来我国重大工程巡礼

☞ 瞭望丨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根本逻辑

☞ 瞭望 | 十八大以来的中国政治经济学

☞ 瞭望 | 如何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推向纵深?

☞ 关注瞭望微信,回复“十九大”获得系列报道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王磊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